灵武市突出抓党建、严管理、强服务,不断增强街道社区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形成了“13361”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法,提升城市党建工作水平。
强化“一个”核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街道党工委委员“五个一”联系点机制,定期到联系点讲党课、调研工作、听取民意、解决问题。
管好“三支”队伍。从严管理党员队伍,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谈心谈话、评议党员等制度,实行“一网格、一功能党小组、一党员服务团队”模式,不断壮大社区服务力量。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新录人员教育、专业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岗位继续教育“四类教育”机制,定期组织干部参加能力提升、“小巷总理”、公共礼仪等培训班5期380人,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水平。扩充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大志愿者注册力度,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培育21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城乡环境美化、文明行为劝导、扶贫济困帮扶、弱势群体关爱等活动,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多元化、规范化、常态化。
提高社区管理“三有”水平。强队伍,实现社区有人管事。以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选好配强社区“两委”班子,采取专题培训、理论研讨、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把社区工作者报酬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评星定级考核结果相挂钩,命名为“一至五星级”的按上年度本地区社会最低工资的1.7倍、2倍、2.3倍、2.6倍和3倍执行,同时设立岗位、工龄、学历、职称等津贴,目前社区最高工资达3980元。强投入,实现社区有钱办事。按照常住户每年为每个社区安排办公经费8-10万元,设立社区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命名为“一至五星级”的按照14-18万元补助。强阵地,实现社区有场所议事。按照社区阵地面积达到500平米以上的标准,投入251万元,新建社区阵地1个、置换2个,完善了10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市民讲习所”、党校等功能室,把社区阵地真正建成集党员活动、民主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和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社区党群活动服务站。
推进“六化”服务。服务精细化,将所辖14个社区划分为112个网格,采取“上门式”“联合式”“预约式”“结对式”等服务模式开展精细化服务。平台信息化,依托灵武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居民(社区)信息化管理,将涉及民生的22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办公,群众办事由过去自己跑变为“网上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机制规范化,完善了《城区街道办事处考勤及请销假制度》《灵武市城区街道机关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等4个文件,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活动经常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广泛开展“最美灵武人”“和谐家庭”“金婚夫妇”“好婆媳”等评选宣传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精品文艺展演、文化进小区、进军营等活动100场次,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管理民主化,完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开展无物业老旧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管理力度,严格落实“两排查一分析”制度,减少杜绝群体性上访发生。共建区域化,成立街道“大工委”和13个社区“联合党委”,围绕区域内需要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和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开展共驻共建服务、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
实现一居一品。运用红色家园“暖心”、架起服务“连心桥”,智慧家园“省心”、开动服务“直通车”,文化家园“乐心”、畅享服务“欢乐谷”,幸福家园“贴心”、打造服务“温馨港”,和谐家园“安心”、共建服务“阳光城”等载体,强化品牌创建,打造了朔方路社区“五彩家园”、谢家井社区“幸福院落”、水木灵州“红色水木”等一批社区党建服务品牌,实现13个社区“一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