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当前也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时,灵武市坚持问题导向,自2019年开始探索党员档案入档案馆保存,规范管理党员档案。
为什么试行党员档案入馆?当前,在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受保管档案资源影响,基层在保存党员档案时因人、因单位差异造成保存党员档案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时因保管人员工作变动、办公地址迁移等原因造成党员档案资料损失或丢失情况,轻则出现工作不便,重则造成党员身份“存疑”。当前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灵武市以此为契机,对新发展的党员试行党员档案入馆,探索解决基层党员档案保存难问题,既规范管理保存党员档案,又为党员留好“入党初心”。
党员档案怎么入馆?党员档案产生于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环节,灵武市按照工作程序,确定入馆流程,即先由基层党支部收集发展的党员原始资料,整理形成档案,在基层党(工)委复核档案后,未发现遗漏并符合建档要求的,经市委组织部抽核后,移交至市档案馆,最后档案馆确认接收。档案入馆全程履行经手人签字手续,确保流程可控,问题可溯。
哪些材料可以入馆?灵武市根据发展党员全流程产生的重要资料,在综合考虑档案有效性、优先性以及保管成本后,列出入馆清单,具体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政审报告、培训结业证书、入党志愿书、基层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批复、转正申请书、基层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转正批复等材料。入馆材料在今后还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调整。
党员档案入馆,让全市基层党员档案有了“安放之所”,让基层党员有了“安心之处”,助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