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结合“六城联创”目标任务,采取“三项措施”,深入推进“四联四化”城市基层党建,着力提升灵武城市党建整体水平。
健全体制机制,构筑城市党建新格局。联通组织“纽带”。街道成立“大工委”和党建联席会议,吸收辖区单位68家、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负责人130人为兼职委员,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沟通研究解决各种难题。培育21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13支社区文艺社团,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美化、文明行为劝导、扶贫济困帮扶等活动,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多元化、常态化。强化责任“管控”。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痕迹管理清单》,强化党建工作重点抓、抓重点。建立市、城区街道、驻区单位、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健全制度“约束”。健全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绩效评价挂钩。建立“交叉检互相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以通报形式反馈至社区党组织限期整改,适时开展“回头看”,让社区党组织时刻绷紧党建“责任弦”。
突出平台搭建,筑牢为民服务基础。搭建服务平台。探索推行街道党工委领导、办事处负责、社会协同、社区全程代办、公众参与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将所辖13个社区划分为112个网格,采取“上门式”“联合式”“预约式”“结对式”等模式开展精细化服务,将22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办公,群众办事由过去自己跑变为“网上走”,有效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搭建共建平台。成立社区“联合党委”13个,社区与93家联合党委成员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等“五联”形式,推动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目前,“联合党委”开展各类活动共计80余次,慰问帮扶190余人。搭建活动平台。创新开展党员网格化管理、夕阳联手、一联多带、爱心帮扶1+3、相约周末社区文化广场等文艺活动,开展“最美灵武人”“和谐家庭”“金婚夫妇”“好婆媳”等群众性评选活动,每年组织精品文艺展演、文化进小区、进军营等活动120场次,不断增强居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
强化服务保障,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坚持把社区工作者报酬与“评星定级”考核结果相挂钩,一星至五星分别按上年度本地区社会最低工资的1.7倍、2倍、2.3倍、2.6倍和3倍执行,并设立岗位津贴、工龄津贴、学历津贴、职称津贴。社区办公经费每年按8-10万元执行,建立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与“评星定级”考核结果挂钩机制,一星至五星分别补助14万元、15万元、16万元、17万元、18万元,切实为社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按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质量优良的阵地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党务政务公开栏等设施,把社区阵地真正建设成为集党员活动、民主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和信息交流的“六位一体”社区党群活动服务站。强化党建品牌建设,培育出了朔方路社区“五彩家园”、谢家井社区“幸福院落”、西湖社区“七彩灵州”、西昌街社区“彩虹服务”、育才街社区“幸福e家亲”等党建服务品牌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