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灵武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端口前移,打出人才工作“组合拳”,助力企业稳健发展。目前,全市43家市属规上企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优化企业发展“服务端”。强化政策保障。针对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困难,围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解决用工短缺困难、减轻企业管理负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帮扶政策,帮助企业顺利恢复生产。强化资金保障。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灵武市积极兑现“工业45条”奖补资金479.9125万元、技改奖补资金372.41万元、科技创新驱动资金1300万元;落实民营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7.2万元,减免养老、失业保费3036.5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1.24亿元。同时,为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额度949.9万元,办理企业担保贷款11987万元,直接降低担保费23.974万元。强化服务保障。计划选派17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政企联络员赴85家重点企业担任“红色店小二”,帮助企业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解决企业发展困难。疫情期间,协调解决华电灵武电厂燃料供应不足问题,开通绿色通道,给予资金支持474万元,帮助回拢供暖费3000万元;协调上海庙新矿内蒙能源公司、宁煤集团加大煤炭生产量,为华电增加日煤源供应10000吨,有效保障疫情期间银川市4000余万平方米供暖;协调农发行向兴唐米业发放专项应急贷款20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信心。
破除企业用工“需求端”。打造“双创”实训基地。着力将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打造成综合性技培高地,总占地面积达12.9万㎡,拥有教学人才205人,可容纳培训人员3500余人,拥有各类培训设备380台(套)总价值5000多万元。推行“双线”岗位练兵。线下全面开展经营管理人才“领跑”、实用技能人才“竞技”、社会事业人才“保障”、特色文化人才“传承”、农业农村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互联网数字经济人才“快车”六个行动大练兵活动,举办技能大赛3场次,参加竞赛200余人。线上同步开展“云直播”网上技能培训,开展职工技能培训1213人次。畅通“双向”就业渠道。主动服务招商落地企业用工保障,帮助新澳纺织公司接收中银绒业下岗职工590人、国斌亚琦招录周边乡镇和社区劳务移民职工265人。广泛收集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信息,依托灵武市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局等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就业服务专栏,每日更新企业用工信息,搭建职企双方双向对接平台,对外提供就业岗位4284个。
助力企业创新“供给端”。引育科技服务机构。根据《灵武市备案科技服务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设立50万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引进专业化、综合能力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实地“一对一”帮助企业挖掘创新需求。已培育和引进科技服务机构17家,召开企业家及服务机构对接座谈会议10次,实地服务指导企业50余家。推进产学研合作。出台《灵武市柔性引进科技人才实施细则》,成立灵武籍博士咨询专家委员会,探索形成科学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以市本级人才项目为依托,支持30家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宁夏大学技术团队共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柔性引进各类人才100余人。激发创造活力。根据时间节点相继开展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推荐论坛、银川高新区“智创高新·四季路演”等活动,设立专项奖金12万,吸引全国近20家知名团队参与项目路演,为推动灵武高质量发展提供实用性强、创新性高、科技水平突出的产业项目及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